《实施办法》明确,省人民政府和市(州)人民政府负责重污染天气预警的发布、调整和解除。
落实排长制监管入河排污口合肥市创新实施入河排污口排长制。对已整治完成的55个问题进行回头看,防止反弹。
加强水污染治理,截污分流是关键。同时,规划建设33处入湖河口湿地,完成十五里河湿地净化工程,加快肥东县十八联圩等湿地工程建设,争取早建成早投用早见效。此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也计划加快实施,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此举旨在加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实现全年水质达标考核目标。安徽省合肥市近日启动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确保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
合肥市现已全面建立了四级河长、湖长体系,设置各级河湖长5502名。此外,合肥市还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年底前完成王大郢排水沟、清一冲、淮北路太和路交口排水沟、淮南铁路沿线排水沟整治,加快新增直接入湖的黑臭水体徐河的整治,力争明年3月底前完成。如今的老鸦浜已从龙须沟变成了清水河。
一期试点工程从区到镇,从镇到村,从领导到村民,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这些普通工程究竟是如何叠加出了示范效应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到武进区洛阳镇进行了实地走访。当村里有了第一条变清的河流,村民们感觉就不一样了,纷纷找沈建忠问:能不能把咱们村的河都这么整一整?从2015年开始,围绕着治河这个目标,东尖村一点一点做,持续投入。村民找村支书请愿:我们村也要把河道整治好东尖引河所在的东尖村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行政村,村级财政力量也比较薄弱,村党总支书记沈建忠却舍得把钱投入到治河上。
水清了,有人去淘米洗菜,垃圾也随手扔。武进区水利局河长科负责人巢俊杰说,推广企业河长是量质并举、企业自愿,鼓励但不强制企业河长直接投入资金参与河道治理和美化。
钱扔在了水里,可不能让钱打了水漂。一期项目选取了戴溪市镇圩、东尖圩、镇东圩,总面积6.43平方公里的3个圩区为试点工程区,开创了以圩区为载体的精细化治理模式、基于城乡生态重构的面源污染调控模式、小流域水环境长效管理创新机制等系列运行模式。随着一期项目取得实效,二期工程也提上了日程。村民护河,企业老板也护河。
如今,村里的大河小河都水清岸绿。与东尖村相邻的岑村村民找到本村村支部书记请愿:我们村也要把河道整治好。示范效应在整个片区被放大了。做出了成效,政策的集聚效应就来了。
罗家头村民小组集体出资50万元治水,整治的地方涉及村民的自留地,村民主动铲除菜地无偿提供给村里使用。东尖村的钓鱼爱好者还成立了钓鱼协会,会员不仅自掏腰包投放鱼苗,还负责管护河道。
戴溪村的一条村级河道老鸦浜也是一期试点工程项目。省太湖办主任秦亚东也亲临现场督办,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督促地方拾遗补阙。
管护河道人人有责,企业河长参与巡河实现河道长治久清并非易事。怎么办?从2017年开始,东尖村村民组长组成一支5人的队伍,每天上午在河道边巡查,劝阻村民乱扔垃圾,河边还配上了垃圾箱,村委会安排专人负责清运垃圾。武进区副区长薛红霞多次现场督查,商量对策,筹措配套资金。从区到镇,从镇到村,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中央环保督察指出,太湖治理仍然面临氮磷污染控制的瓶颈制约,部分入湖河流氮磷浓度未达标。列入试点工程后,区镇两级政府下定决心攻关。谈及继续推进武进港小流域综合治理二期试点工程的初衷时,江苏省太湖办规划处负责人朱玫说。
洛阳镇党委书记朱红兴带领团队亲自设计污水管道,解决了临水而建的老旧住宅生活污水收集难题。区河长办负责统筹协调全区行政河长、企业河长工作,组织企业河长参与巡河、河长联席会议等活动,听取企业河长意见建议,优化河道整治方案。
这是一条断头浜,河道里曾经停满了渔船,常年黑臭。一个村连着一个村,整个戴溪片区在治河上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
同时,我们考虑在一些主干流、大的支流布设一些水质实时监测点位,与一期工程中开发出来的智能流域模型结合起来,通过大数据的集成分析,让整治更加精准化。原本是黑臭河流的东尖引河,到2017年水质改善为Ⅲ类。
在备选的河道中,东尖引河和漕上河都是江苏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武进港戴溪片区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试点工程里的项目。武进最美河道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最终将选出10条最美河道。要相信基层的能动性。企业河长发起人武进湖塘商会会长徐国忠表示,担任企业河长,广泛发动员工参与,希望3000多名员工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带动3000多个家庭。
洛阳镇分管副镇长查亚新说。目前,全区受聘的企业河长已经超过150名。
在秦亚东看来,当前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改善难度增大,更要坚持小流域治理,补齐治太短板。2016年,武进港戴溪片区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花落东尖引河,从2000万元专项资金中拨付200万元,东尖村再配套300万元,开始全面贯通水系,彻底恢复东尖引河的引水、排水和蓄水功能。
武进港戴溪片区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是江苏省太湖办设立的第一个用太湖治理省级统筹资金专项支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记者在老鸦浜看到了一块河长制管理公示牌,上面标示的河长有4位:镇级河长、村级河长、企业河长、村民河长,每位河长都备注了手机号码,企业河长还加了个括号,详细备注了公司名称。
从记者拿到的项目情况汇报来看,城乡污水收集处理、河道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治理、湿地建设工程,从名称到具体内容看着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国务院大督查要求,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以河保湖,持续提升河流入湖水质,坚决打赢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善制度设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巢湖。在四里河、板桥河等南淝河支流入河口和南淝河入湖口,李国英详细察看水质指标。
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近日先后到南淝河、十五里河、杭埠河等巢湖重要支流沿岸,调研入湖河流污染治理工作。南淝河是巢湖入湖河流中污染物排放最多的河流。
要着眼长远谋划推进生态补水,赋予河流生态修复动力,不断改善水质,让每条河流变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命河、景观河。在董铺水库坝下段,李国英察看河道周边环境、雨水箱涵及清溪净水厂,了解排污口管理和部分城区、城中村污水处理情况。
李国英从主河道起点顺流而下,逐段调研水质情况。在大兴危险品码头,李国英重点检查安全防护情况。